中國進入股權投資的時代
股權投資這樁生意,在經濟調整發展的中國是最賺錢的商業模式之一。
大家知道“營利性”也就是商業企業要盈利這件事情是商業企業最基本的屬性。也就是說只有盈利的企業才是對股東有回報的企業,只有盈利的企業才是對員工有保障的企業。
只有盈利的企業才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企業,所以說“盈利”是企業的基礎。
而Barents的商業模式,是在當今中國最賺錢、盈利能力最強的一種商業模式。
這個商業模式是什么?
這個商業模式就是——股權投資!
為什么說股權投資是當今中國最賺錢的生意呢?
下面讓我們分析幾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商業案例,來說明什么是股權投資。而股權投資又是當今中國最賺錢的生意。
第一個經典案例:
1999年1月15號,在浙江杭州一個叫湖畔花園的小區16棟三層,有十八個懷揣著“互聯網夢想”的年輕人聚在一起開了一個動員會。
那個屋里幾乎是家徒四壁,沒有任何家具,只有一個破沙發擺在一邊,大部分人都是席地而坐的。
馬云站在中國整整講了兩個小時。后來成為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兼支付寶CEO的彭蕾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幾乎都是他一個人在講。這個人指的就是馬云。說我們要做一個,中國人創辦的世界最偉大的互聯網公司,張牙舞爪的,我們就坐在一邊,偷偷的翻白眼,這就是彭蕾對當時情景的描述。
公司的啟動資金是50萬元,十八個人一起出錢湊的,馬云說他并不是沒有這筆錢,但是他希望這個公司是大家的。所以這十八個人都出了點錢,各自占了一份不同比例的股份。
在以后很長的時間里,這些人每個月只拿500塊錢的工資。在湖畔花園附近兩三人一起合租房子,有的人還住進了農民房,吃飯基本就是3塊錢的使盒飯,就是這些人創造了阿里巴巴。
在幾年以后的2007年,這家公司上市了。在上市當天成為一家市值超過200億美金的中國互聯網公司。而這十八個人,每個人都已經成為了億萬富翁。
當然,他們不是阿里巴巴唯一獲得的人,在阿里巴巴成立到上市的這段時間里,還有無數的機構、個人,包括很多阿里巴巴的員工都投資了阿里巴巴,據統計有幾千個人投資了阿里巴巴,他們都從阿里巴巴的上市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獲。
阿里巴巴從創業時只有50萬人民幣的價值到上市后200億美元的市值。
企業的價值增長了22.6萬倍。
我們在這里做一個假設,當初馬云創辦阿里巴巴的50萬元里有我投資了一萬元,如果我能堅守到阿里巴巴上市的時候,我的身價應該是多少?一道簡單的算術題
1萬*22.6萬=22.6億!
一萬元、八年的時間變成了22.6億。一個概念。他說明一個什么道理?如果你能在股權投資領域里能找到一個高增長的企業去投資他。那么賺錢這件事情對于你而言比呼吸還簡單。
第二個經典案例:
馬化騰1998年成立騰訊的時候,只有7臺電腦,幾根電話線。
因為1998年爆發了亞洲金融危機。在這種環境下騰訊日子很不好過,于是馬化騰想把騰訊賣掉。他想把騰訊賣給搜狐60萬的價格,搜狐看了看說你不值這個價錢,所以它不購買。
他又想60萬賣給新浪,新浪看看說你不值這個價錢,我不買。
后來,他又想100萬賣給潤迅,潤迅是當年非常大的一個做傳呼機的企業,但這個企業行業都已經消失了。潤迅看了看騰訊說你不值這個價錢,所以它不要。
最終馬化騰也沒有將他的騰訊賣掉,因為沒有人買。騰訊苦苦的堅持了一年以后終于迎來了第一筆投資。
香港的盈科動力(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旗下的公司)在2000年的時候以110萬美元占20%的股份的方式投資了騰訊。在不到一年中獲得1150萬美元的回報,年回報率十幾倍。
但是,李澤楷很快就后悔了,因為,盈科低估了騰訊的成長潛力,把騰訊20%的股權出售給了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2004年騰訊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以后,股價一路攀升,到了2009年,騰訊市值已經達到了3125億港幣,成為了一個市值400億美元以上的巨大公司。
大家會議論:中國畢竟只有一個阿里巴巴、一個騰訊你說的這些案例有普遍性嗎?
我的答案是:在股權資本市場中催生的高成長的、傳奇的中國企業有一大片,絕非只是一兩家的個別案例。
據中國海外上市企業協會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海外資本市場上上市的中國公司有1000多家,市值超過6000億美金,也就是4萬億人民幣以上。
上面圖片中:LOGO的企業有 圣元、百度、漢庭、蒙牛、分眾傳媒、攜程、無錫尚德等等。
下面我們就看一家上市企業的傳奇故事。。。。。。。。。。。
中國百度公司的全體員工,在2005年8月5日這一天,大洋彼岸美國紐約早上百度公司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3個小時之內股份就從發行價的27美元沖到了150美元。
央視電視臺中國最權威的媒體報道:百度上市創造了8個億萬富翁、50個千萬富翁、200多個百萬富翁。
成為一名百萬富翁乃至億萬富翁,究竟需要多長時間,百度給出答案是3個小時。
第三個經典案例:
2007年蒙牛乳業在香港主板上市,催生了5個億萬富翁、15個千萬富翁、幾十個百萬富翁。
2009年10月,中國創業板在那一天開市,一夜之間就誕生了116位億萬富翁。
馬云的阿里巴巴是一個員工持股比較多的一個公司,共有4900名員工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權。
阿里巴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后,一夜之間就“創造”了近千位的百萬富翁。
這樣的例子在當今中國可以說數不勝數。每天通過電視、報刊、互聯網的傳播涌現到我們面前。我們不禁感嘆,資本市場倍增的魅力如此之巨大。
在我們傳統行業里需要幾十年甚至幾代人創造的財富,在資本市場中經常一夜之間美夢成真。
這就是資本市場的魅力。
這就是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股權投資的魅力。
這也是在中國催生的,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對我們的召喚。
以上這些真實發生的、以及在我們這個社會中無數的案例證明我最開始和大家說的一個結論:那就是股權投資是當今中國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難怪現在圈內流行一句話:人無股權不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