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安徽省振興紡織行業規劃和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承接紡織產業轉移,進一步做大做強華茂集團,加快建設安慶千億輕紡基地,安慶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以下簡稱:工業城),為建設安慶輕紡產業基地起到支撐作用、示范作用、引領作用和服務作用。
安慶市委、市政府對規劃建設工業城高度重視,并得到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高度關注,明確提出了支持華茂建設工業城的發展規劃。
2010年3月15日,安慶市委、市政府舉行了華茂集團國際紡織工業城總體規劃論證評審會,國家、省、市相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同意該規劃的評審,并建議盡快啟動規劃項目建設。
2010年 9月,《安徽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規劃》獲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納入省重點支持產業規劃,同時列入省“861”重點支持項目。安慶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長牽頭、市直政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華茂工業城建設領導小組和一期工程建設指揮部。2011年1月11日,工業城正式啟動開工建設。
工業城依托華茂技術、管理和品牌等綜合優勢,圍繞華茂紡織產業鏈,通過獨資、合資、引資等方式,建設高標準的園區,吸引歐州、亞洲和國內知名企業來此合作發展,屆時將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紡織產業創新基地和先進制造基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立足安徽輻射中部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紡織強國的示范區。
一、華茂工業城選址
1、安慶市概況。安慶市位于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是長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區位優勢明顯,地處皖鄂贛三省交界處,是溝通三省連接上海、武漢兩大經濟區的紐帶,交通便利。高速公路、鐵路、民航,形成立體式交通網絡。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游城市和優秀園林城市。
2、華茂概況。安徽華茂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紡織行業排頭兵企業和中國棉紡織生產精品基地。迄今創造了連續38年盈利的奇跡。紗線和坯布與國內外知名品牌產品配套,與意大利、德國、日本、香港客戶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與德國公司合資建有服裝廠。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現有員工7600名。2011年企業榮獲國家技術中心認定,填補了安慶市空白。
單位:萬元
3、華茂工業城區位。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建設期限為2010年至2015年,遠期展望到2020年;建設范圍位于安慶市迎江區臨港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建設面積190.05公頃(折2851畝)。二期規劃用地面積310公頃(折4650畝)。到2015年,工業城一期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實現工業產值150億元,利稅30億元,解決勞動就業10000-15000人。
工業城緊鄰安慶皖江發電公司,能夠為工業城提供高品質蒸汽。工業城建有集中工業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凈化水廠,進行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生態型工業園建設目標。工業城基礎設施完善,適合各類紡織企業建設與發展。
二、華茂工業城建設總體思路
以承接轉移為機遇,帶動紡織產業發展;以科技為先導,以品牌為引領,立足國際國內紡織高端市場,實現產業協同,加快產業升級,為推動我國紡織工業實現由大變強目標作出貢獻。
工業城的建設將依托華茂優勢,構建“一個支撐、三大支柱”的產業體系。“一個支撐”即華茂的技術、管理、品牌和文化優勢,“三大支柱”即精品產業鏈、創新與公共服務、國際化合作。
精品產業鏈:充分利用華茂紡紗和織造優勢,定位中高端市場,吸引國際國內高端設計、研發、制造能力向工業城轉移和集聚。以面料為核心,在實現紗線產品的多元化和系列化的同時,重點強化對面料產品提升起決定作用的染整加工,推動原料、紡紗、織造、染整、服裝、產業用紡織品協同發展。
創新與公共服務:重點圍繞產品研發、設計、檢測、產品展示、技術推廣及培訓等科研與行業服務,在工業城形成產學研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從纖維到面料及服裝設計制造等各環節協同創新的科技服務體系。
國際化合作:利用華茂多年來形成的品牌影響力,吸引國際先進的面料設計和生產企業入駐,把華茂精品紗線、坯布與國際先進后整理技術相結合,從而替代進口面料,實現高檔面料國產化;吸引國際知名紡機制造企業入駐,合作研發新型紡織設備和器材,推動紡織技術進步,使工業城的裝備技術水平始終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三、華茂工業城產業布局
華茂工業城產業重點將圍繞面料的設計、研發和制造,主要布局印染、色織、針織、后整理等生產項目,承接國內外高端面料及后整理先進制造技術的轉移,生產中高檔面料產品。結合重點布局,工業城還將配套建設產業用布、輔料等產品生產。
圍繞產業布局,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重點將建設科技區、先進制造區和國際區3個功能區。合理布局研發、技術創新、項目安排和公用工程,優化園區結構。
一是科技區:設立研究院,主要從事紡織材料、面料的研究、開發、檢測,建立公共服務平臺,進行技術推廣、培訓等。開展工藝技術和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研究,建立皖江學習創業園,將為學有所成的安慶籍學習提供創業平臺。
二是先進制造區:重點完善紡織產業鏈,拓展紡織生產空間。染整:擬引進2—3家高檔面料生產企業入園,與國內外高檔色織面料生產企業合作生產色織面料;引進2—3家針織面料生產企業,生產高檔衫、運動服面料;進軍產業用布領域。在目前投產的醫用無紡布生產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規模,依托安徽汽車產業園,開發、生產汽車用無紡布,同時與有關研究所合作,采用高性能纖維軍工用品。
三是國際區:積極承接歐洲與亞洲發達國家的先進制造技術的轉移,重點與意大利及日本的紡織設備制造企業合作。生產先進的紡織工藝裝備,推動紡織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
四、目前華茂工業城建設情況
華茂工業城首個項目是安徽華茂公司與香港德生印染公司合資建設的“年產6000萬米高檔印染面料”項目,自2011年10月投入試生產以來,當年投產當年創效。
華茂高檔色織面料項目,年產高檔色織面料4500萬米。預計今年10月實現試生產。
由安徽華茂與安徽萬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設工業城工業用水及污水處理項目,一期項目即將動工建設。
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與常州杰多印染公司、上海集絲坊時裝公司合資建設的“年產3600萬米高檔印染面料”項目,即將開工建設,計劃年內完成投產。
工業城創新創業園等一批優質項目正在洽談之中。一系列重大項目的先后落戶、快速推進和順利投產,帶動了工業城產業集聚和規模擴張。華茂的從紡紗、織布、印染(染整)、服裝產業鏈價值,將進一步得到凸顯。
二、企業轉移經歷、成效和經驗
一年多來,華茂工業城的建設吸引了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的參與和關注,華茂承接轉移成效顯著。主要體會有:
1、品牌合作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關鍵。華茂作為我國紡織行業的排頭兵企業,創造了連續38年盈利的輝煌,鑄就了企業技術、管理、品質等品牌,綜合實力享譽國內外。品牌合作,無疑成為雙方合作的共識。
2、產業升級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目標。轉移不是平移。也決非是重復建設。通過轉移實現調整發展,產業升級,是合作雙方共贏發展的必然選擇。華茂緊緊抓住承接轉移的機遇,完善產業鏈,提升產業鏈,實現轉型發展的戰略目標,為合作方提供了發展空間和廣闊前景。
3、優良品質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勢。提升品質既是市場的需求,也是實現產業轉移的必要。華茂有著優良和穩定品質,在國內外高端市場享有盛譽。這為產業轉移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為華茂承接轉移的一大優勢,受到合作方的青睞和偏好。
不久的將來,一個以高檔面料設計、研發和生產為基地的華茂工業城規劃,將變成一幅壯美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
安慶市委、市政府對規劃建設工業城高度重視,并得到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高度關注,明確提出了支持華茂建設工業城的發展規劃。
2010年3月15日,安慶市委、市政府舉行了華茂集團國際紡織工業城總體規劃論證評審會,國家、省、市相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同意該規劃的評審,并建議盡快啟動規劃項目建設。
2010年 9月,《安徽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規劃》獲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納入省重點支持產業規劃,同時列入省“861”重點支持項目。安慶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長牽頭、市直政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華茂工業城建設領導小組和一期工程建設指揮部。2011年1月11日,工業城正式啟動開工建設。
工業城依托華茂技術、管理和品牌等綜合優勢,圍繞華茂紡織產業鏈,通過獨資、合資、引資等方式,建設高標準的園區,吸引歐州、亞洲和國內知名企業來此合作發展,屆時將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紡織產業創新基地和先進制造基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立足安徽輻射中部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紡織強國的示范區。
一、華茂工業城選址
1、安慶市概況。安慶市位于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是長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區位優勢明顯,地處皖鄂贛三省交界處,是溝通三省連接上海、武漢兩大經濟區的紐帶,交通便利。高速公路、鐵路、民航,形成立體式交通網絡。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游城市和優秀園林城市。
2、華茂概況。安徽華茂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紡織行業排頭兵企業和中國棉紡織生產精品基地。迄今創造了連續38年盈利的奇跡。紗線和坯布與國內外知名品牌產品配套,與意大利、德國、日本、香港客戶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與德國公司合資建有服裝廠。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現有員工7600名。2011年企業榮獲國家技術中心認定,填補了安慶市空白。
單位:萬元
年度 指標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銷售收入 |
270243 |
369578 |
454762 |
利稅總額 |
17642 |
65221 |
64100 |
利潤總額 |
8460 |
51631 |
48560 |
3、華茂工業城區位。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建設期限為2010年至2015年,遠期展望到2020年;建設范圍位于安慶市迎江區臨港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建設面積190.05公頃(折2851畝)。二期規劃用地面積310公頃(折4650畝)。到2015年,工業城一期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實現工業產值150億元,利稅30億元,解決勞動就業10000-15000人。
工業城緊鄰安慶皖江發電公司,能夠為工業城提供高品質蒸汽。工業城建有集中工業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凈化水廠,進行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生態型工業園建設目標。工業城基礎設施完善,適合各類紡織企業建設與發展。
二、華茂工業城建設總體思路
以承接轉移為機遇,帶動紡織產業發展;以科技為先導,以品牌為引領,立足國際國內紡織高端市場,實現產業協同,加快產業升級,為推動我國紡織工業實現由大變強目標作出貢獻。
工業城的建設將依托華茂優勢,構建“一個支撐、三大支柱”的產業體系。“一個支撐”即華茂的技術、管理、品牌和文化優勢,“三大支柱”即精品產業鏈、創新與公共服務、國際化合作。
精品產業鏈:充分利用華茂紡紗和織造優勢,定位中高端市場,吸引國際國內高端設計、研發、制造能力向工業城轉移和集聚。以面料為核心,在實現紗線產品的多元化和系列化的同時,重點強化對面料產品提升起決定作用的染整加工,推動原料、紡紗、織造、染整、服裝、產業用紡織品協同發展。
創新與公共服務:重點圍繞產品研發、設計、檢測、產品展示、技術推廣及培訓等科研與行業服務,在工業城形成產學研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從纖維到面料及服裝設計制造等各環節協同創新的科技服務體系。
國際化合作:利用華茂多年來形成的品牌影響力,吸引國際先進的面料設計和生產企業入駐,把華茂精品紗線、坯布與國際先進后整理技術相結合,從而替代進口面料,實現高檔面料國產化;吸引國際知名紡機制造企業入駐,合作研發新型紡織設備和器材,推動紡織技術進步,使工業城的裝備技術水平始終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三、華茂工業城產業布局
華茂工業城產業重點將圍繞面料的設計、研發和制造,主要布局印染、色織、針織、后整理等生產項目,承接國內外高端面料及后整理先進制造技術的轉移,生產中高檔面料產品。結合重點布局,工業城還將配套建設產業用布、輔料等產品生產。
圍繞產業布局,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重點將建設科技區、先進制造區和國際區3個功能區。合理布局研發、技術創新、項目安排和公用工程,優化園區結構。
一是科技區:設立研究院,主要從事紡織材料、面料的研究、開發、檢測,建立公共服務平臺,進行技術推廣、培訓等。開展工藝技術和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研究,建立皖江學習創業園,將為學有所成的安慶籍學習提供創業平臺。
二是先進制造區:重點完善紡織產業鏈,拓展紡織生產空間。染整:擬引進2—3家高檔面料生產企業入園,與國內外高檔色織面料生產企業合作生產色織面料;引進2—3家針織面料生產企業,生產高檔衫、運動服面料;進軍產業用布領域。在目前投產的醫用無紡布生產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規模,依托安徽汽車產業園,開發、生產汽車用無紡布,同時與有關研究所合作,采用高性能纖維軍工用品。
三是國際區:積極承接歐洲與亞洲發達國家的先進制造技術的轉移,重點與意大利及日本的紡織設備制造企業合作。生產先進的紡織工藝裝備,推動紡織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
四、目前華茂工業城建設情況
華茂工業城首個項目是安徽華茂公司與香港德生印染公司合資建設的“年產6000萬米高檔印染面料”項目,自2011年10月投入試生產以來,當年投產當年創效。
華茂高檔色織面料項目,年產高檔色織面料4500萬米。預計今年10月實現試生產。
由安徽華茂與安徽萬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設工業城工業用水及污水處理項目,一期項目即將動工建設。
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與常州杰多印染公司、上海集絲坊時裝公司合資建設的“年產3600萬米高檔印染面料”項目,即將開工建設,計劃年內完成投產。
工業城創新創業園等一批優質項目正在洽談之中。一系列重大項目的先后落戶、快速推進和順利投產,帶動了工業城產業集聚和規模擴張。華茂的從紡紗、織布、印染(染整)、服裝產業鏈價值,將進一步得到凸顯。
二、企業轉移經歷、成效和經驗
一年多來,華茂工業城的建設吸引了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的參與和關注,華茂承接轉移成效顯著。主要體會有:
1、品牌合作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關鍵。華茂作為我國紡織行業的排頭兵企業,創造了連續38年盈利的輝煌,鑄就了企業技術、管理、品質等品牌,綜合實力享譽國內外。品牌合作,無疑成為雙方合作的共識。
2、產業升級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目標。轉移不是平移。也決非是重復建設。通過轉移實現調整發展,產業升級,是合作雙方共贏發展的必然選擇。華茂緊緊抓住承接轉移的機遇,完善產業鏈,提升產業鏈,實現轉型發展的戰略目標,為合作方提供了發展空間和廣闊前景。
3、優良品質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勢。提升品質既是市場的需求,也是實現產業轉移的必要。華茂有著優良和穩定品質,在國內外高端市場享有盛譽。這為產業轉移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為華茂承接轉移的一大優勢,受到合作方的青睞和偏好。
不久的將來,一個以高檔面料設計、研發和生產為基地的華茂工業城規劃,將變成一幅壯美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