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北侖臨港工業迅速發展,工業用水緊缺。他們破解“水鄉缺水”困局一條很重要的舉措,便是在存量上狠下功夫,治污,并把污水用起來,構建治水的循環圈。
經過三年治污行動,北侖600多公里污水管網每天帶回超過20萬噸污水,處理后的達標水體量相當巨大。
若按各地處理達標水的常規方法排江入海,浪費令人痛心。“達標水并非一汪真正的清水,江河雖有一定自凈功能,但每天要面對如此龐大的達標排放,也真擔心哪天江河會吃不消。”巖東排水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劍谷說。
為了把污水充分利用起來,北侖投資1.5億元,在巖東污水處理廠旁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工業用再生水工程,已建輸水管近20公里。污水處理車間輸出的達標水直接進入再生車間,經混凝沉淀、過濾、消毒等工藝深度處理,變成再生水。
記者日前來到再生水廠區,屏幕上每小時滾動著一組數值:當日污水處理量225543噸,銷售水量71729噸。“如果到了夏季用水高峰期,一天的銷售量能達到10萬噸,相當于北侖全區日生活用水的總量。”陸劍谷說。
在寧波鋼鐵有限公司的壓鑄車間里,每壓一道鋼板,就需大量的水沖洗冷卻,每年使用量超過1800萬噸。工業企業普通的自來水價每噸5.95元,再生水價每噸僅為1.4元。企業一天要用掉5萬多噸再生水,兩種水的差價便是多出來的利潤。
巖東排水有限公司一年提供給企業的再生水多達2500萬噸,這些水靠一條12.6公里長的再生水管進入10多家工業企業。企業一年節約下來的淡水資源相當于寧波東錢湖的蓄水量。
“流水不腐,戶樞不蠧”,這也是北侖用水的科學方法:以水治水。
這幾天,北侖京華茗苑小區的居民發現,橫穿小區的北橫河正在一天天發生改變:河水顏色越來越淺,一潭死水居然變“活”了。
河邊告示牌上清楚寫著:北橫河,內河整治生態補水試點,補水水源來自巖東排水有限公司的再生水廠,每天補水5000立方米至1萬立方米。
細細尋找,上游的河道內,有4個1米多高的水柱不停地涌出,離水柱越近,河水越清,甚至能看到河底。這是北侖區“生態補水”工程帶來的新變化,通過長500余米鋪設至河底的PE管道,24小時不間斷地注水,河水通過沙灣河經下三山碶閘排入大海,這樣,幾個月就能“洗”干凈一條河道。
“我們的再生水經過檢測,優于水利部規定的再生水用于景觀環境用水的各項指標。”陸劍谷很有信心,未來“污水—再生水—用水—污水”的治水大循環體系將會越推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