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8日連云港市污水處理設施整改建設暨化工園區整治工作會議上,連云港市下發《連云港市污水處理設施整改建設工作方案》和《連云港市化工園區(集中區)環保專項整治方案》,對全市污水處理設施整改建設推進和化工園區整治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如果一個地方水臟了、空氣濁了、土壤壞了,經濟指標再高又有什么意義”,“我們一定要堅決轉變發展方式,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決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決不能以犧牲后代人的幸福為代價換取我們現在的所謂‘富足’。”會議上的三個“決不”,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轉變發展方式“壯士斷腕”的決心。
有21座污水處理廠需徹底整改
為從根本上解決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負荷率、城鎮污水處理率和排放達標率,我市將通過整改被通報企業、加快污水管網建設、優化處理工藝等措施,推進全市污水處理設施整改建設工作。
目前,全市2013年以前建成的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0.1萬噸以上)共有24座,除東海縣西湖、贛榆縣新城和厲莊3座污水處理廠運行基本穩定外,其余21座污水處理廠(包括建成后未投運的徐圩、新浦經濟開發區、灌云縣同興污水處理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需要進行徹底整改。全市2013年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共有14座,主體已經建成,但處理設備和收集管網沒有完善,需要盡快實現進水運行。
吃不飽、排不凈 污水處理廠問題不少
污水處理廠平均處理負荷率偏低,城鎮污水處理率與規定要求存在較大差距,部分污水處理廠進水超標、運行不穩定、不能達標排放……簡單來說,一方面污水處理廠的“肚子”吃不飽,另一方面“進食”不凈、“消化系統”不穩導致超標排放,這些問題的出現已影響到港城的生態環境。
污水處理廠管網建設不配套等問題的存在,導致上述現象的出現。由于各縣區對污水管網建設普遍重視不夠,污水處理廠建成以后,污水收集管網始終難以配套,導致污水處理廠無法穩定運行。城鎮排水管網沒有實施雨污分流,有雨水甚至河水進入截流管網等現象,使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進水污染物濃度偏低。污水管網鋪設不到位,使得收集水量遠低于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十二五”末必須大于投運能力85%的省定標準,有的運行負荷長期在50%以下,有的甚至建成后一直沒有投運。工業企業污水超標排放,導致污水處理廠無法穩定運行、排水超標。此外,部分污水處理廠工藝不合理、管理不規范,也造成出水超標現象。
明年6月底前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按照環保部約談要求和省環保廳工作部署,我市將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整改和污水截流管網建設。環保部掛牌督辦的贛榆縣通海污水處理廠要倒排工期、加快施工,確保5月底前整改到位。環保部通報的墟溝污水處理廠等5個污水處理企業要立即落實調整污水處理工藝、建設污水截流管網等整改措施,確保6月底前完成整改工作。已建成使用但存在問題的連云區板橋等15個污水處理廠要于10月底前完成整改工作。2013年建設尚未運行的東海平明等14個污水處理廠于今年底前投入運行。今年準備建設的32個污水處理廠于今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2015年計劃建設的8個污水處理廠于2015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
目前,各縣區污水處理設施整改建設已完成責任分工,確保明年6月底前實現全市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