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投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城投水務集團是專業從事城市水務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成立于2014年,隸屬于上海城投集團。集團旗下共有8家核心企業,員工總數近9000人。
目前,上海城投水務集團是全國單體城市綜合水處理能力最大的企業之一。在城投集團的領導下,經過近年來的業務整合及轉型發展,城投水務集團已轉型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水務領域重大項目建設主體和城市安全運營主體。城投水務集團主要負責本市中心城區和部分郊區的原水供應,自來水制水、輸配和銷售服務,雨水防汛和干線輸送,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以及供排水投資、水務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水環境研發等。
中心城區排水系統改造
由集團負責建設的上海市中心城區排水系統改造工程將完善本市中心城區排水系統,解決現有系統排水能力不足的矛盾,保障徐匯、楊浦、寶山等地區防汛排水安全,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支持地區經濟社會環境持續協調發展。
松潘排水系統
松潘排水系統服務范圍北起平涼路,南至黃浦江,西起楊樹浦港,東至臨青路。系統總服務面積為185平方公里,采用合流制排水。主要設計標準P=3年,折減系數m=1,地區綜合徑流系數ψ取0.6。
丹東排水系統
丹東排水系統服務范圍:北起平涼路,南至黃浦江,西起大連路,東至懷德路、楊樹浦路、楊樹浦港。系統服務面積為109 平方公里。采用合流制排水。主要設計標準P=3年,折減系數m=1,地區綜合徑流系數ψ取0.6。
民星南排水系統
民星南排水系統服務范圍北起共青森林公園、嫩江路,南至海安路,西起河楊支線,東至黃浦江、復興島運河。系統服務面積為382 平方公里。采用分流制排水。主要設計標準P=5年,折減系數m=1,地區綜合徑流系數ψ取0.6。
云嶺西排水系統
云嶺西排水系統服務范圍為北起西虬江,南至吳淞江,東自木鐸港,西到祁連山路,服務面積約296平方公里。云嶺西排水系統為規劃在建系統,排水體制采用雨污水完全分流制,主要設計標準P=3年,折減系數m=1。
華涇西排水系統
華涇西排水系統工程東起東新港口,南自外環線,折向華涇港,北迄淀浦河南岸,雨水系統西至梅隴港,匯水面積約344公頃(其中閔行199公頃,徐匯145公頃),污水系統西至虹梅南路,服務面積約303公頃。雨水收集后經泵站排放至淀浦河。
廟彭排水系統
廟彭排水系統服務范圍北起康家圍場河,南至走馬塘,西起大場機場海軍4724廠、上海飛機制造廠西側圍墻、場北圍場河,東至東茭涇。系統服務面積為251.3平方公里。采用分流制排水。主要設計標準P=1年,折減系數m=2,地區綜合徑流系數ψ取0.6。
大定海排水系統工程
大定海排水系統改造工程新建合流泵站1座,雨水泵規模20.71立方米/秒,污水截流泵規模1.72立方米/秒,調蓄池有效容積7700立方米。新建合流總管約4752米、合流支管約3132米、污水截流管約1463米。建成后提高了大定海排水系統服務能力,解決地區積水問題,削減污水直排對地區河道水體的污染。
新宛平排水系統工程
新宛平排水系統工程新建合流泵站一座,泵站規模17.2立方米/秒,初期雨水調蓄池一個,調蓄池容積為9000立方米,截流污水量為1.1立方米/秒。新建合流總管約730米、污水截流管約780米。建成后保障了徐匯地區防汛排水安全,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支持地區經濟社會環境持續協調發展。
隴西排水系統工程
隴西排水系統工程新建雨水泵站一座,規模為20.4立方米/秒,旱流污水截流規模0.27萬立方米/日。敷設泵站雨水進水總管780米、雨水收集管200米、污水截流管810米等。建成后能夠滿足軌道交通規劃建設需要,適應國家和本市對城市排水的新要求,提高閔行區古美地區防汛排澇能力,支持地區開發。
漢陽排水系統二期工程
漢陽排水系統二期工程新漢陽泵站雨水泵總規模按18.5立方米/秒,污水截流泵總規模0.8立方米/秒,合流總管約2900米、污水截流管約1120米。建成后將提高北外灘地區排水能力,發揮已建一期工程環境效益,支持地區開發。
污水輸送干線工程
白龍港片區南線輸送干管完善工程(過江管及連接管)
項目概況:新建7.96立方米/秒的污水提升泵站一座。敷設管道8170米。
項目建成后將緩解已建干線輸送能力和實際水量之間日益突顯的矛盾,分擔白龍港片區中線的輸送壓力,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環境容量和完備的基礎設施,健全白龍港片區污水系統骨干網絡,完善白龍港片區和中心城區污水系統的空間布局,進一步改善水域環境質量,完成本市COD總量減排目標。
白龍港片區南線輸送干管完善工程(東段輸送干線)
項目概況:敷設2根管徑為DN4000污水輸送干管,長度約26.1公里,設計規模為雨天設計流量43.7立方米/秒,相應旱季污水量為220萬立方米/日;同步建設浦東新區的3條收集支線。
項目建成后將緩解已建干線輸送處理能力和實際水量之間日益突顯的矛盾,分擔白龍港片區中線的輸送壓力,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環境容量和完備的基礎設施,健全白龍港片區污水系統骨干網絡,完善白龍港片區和中心城區污水系統的空間布局,進一步改善水域環境質量,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西干線改造工程
項目概況:敷設污水總管25.59km,改造新村路泵站1座,新建月羅泵站和新藴藻浜泵站及調蓄池,敷設污水支管約15.1km,處置老西干線管道22958m。
項目建成后能夠進一步完善上海污水治理系統,保證石洞口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消除西干線運行三十多年來的安全隱患。
深層雨水調蓄隧道工程
針對上海市中心城區水面率低、建筑密度高、地下管線錯綜復雜、人口密集和防汛安全壓力大等特點,采取以大型深層調蓄隧道輔以源頭徑流控制,是貫徹“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體現出因水制宜、因地制宜的治水方略。
蘇州河段深層排水調蓄管道系統工程(簡稱蘇州河深隧工程)是上海市深層調蓄管道系統工程的先行段。工程建成后,可實現系統提標、排水防澇、初雨治理三大核心功能,拓展和豐富治水手段。
蘇州河深隧工程服務范圍包括曹豐、云嶺西、成都、中央商務區等25個排水系統,主要涉及長寧、普陀、靜安和黃浦等4個區,總面積約57.92km2,服務人口約135萬人。
蘇州河深隧工程計劃2022年建成投運,建成后可實現規劃確定的三大建設目標,即:
(1)蘇州河沿線排水系統設計標準達到5年一遇(1h);
(2)蘇州河沿線排水系統能有效應對100年一遇降雨(1h,不發生區域性城市運行癱瘓,路中積水深度不超過15cm);
(3)近期蘇州河沿線區域初期雨水污染有效改善,22.5mm以內降雨泵站不溢流(P=1年)。
污水廠提標改造
石洞口污水廠提標改造工程
石洞口污水廠項目總投資6.18億元,提標改造規模為40萬m3/d,完工后全廠污水處理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
改造內容包括新建綜合池、溢流水調蓄池、中間提升泵房、高效沉淀池、加藥間、 深床反硝化濾池等建構筑物及配套工程。項目將在2017年10月完成提標工程的調試及試運行。

白龍港污水廠提標改造工程
白龍港污水廠提標改造工程總投資約98億元,提標改造規模為280萬立方米/日。
提標工藝采用減量達標的方式,將原6座生物反應沉淀池處理能力降低至160萬立方米/日,同時新建120萬立方米/日生物處理設施和深度處理設施。新建設施將采取全地下室或全加蓋的形式,并在設施上部種植綠化,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完工后全廠出水達到一級A標準。

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一期(除臭)工程
該工程對白龍港廠所有臭氣源全部實施加蓋收集,處理后再從高空排放,同時對原先已有除臭設施全部進行改造,針對不同濃度臭氣源采取多道收集處理措施以及不同除臭工藝或組合式除臭工藝,進一步消減排放臭氣濃度。
氣體排放將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標準,即:氨≦1.0mg/m3,硫化氫≦0.03 mg/m3,臭氣濃度≦10,能夠明顯改善污水處理廠及周邊區域的空氣質量。

竹園(一、二)污水廠提標改造
竹園污水廠的改造工程總投資約58億元,改造總規模220萬立方米/日,總體方案為“一廠、二廠減量提標、新建設施接納減量污水”。
竹園一廠的處理量由170萬立方米/日減量至110萬立方米/日,竹園二廠由50萬立方米/日減量至30萬立方米/日,另外將新建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能力為80萬立方米/日。新建的80萬立方米/日處理設施將采用AAO+平流沉淀池+深度處理工藝,進行一級A標準全流程處理。原一廠、二廠的生物反應池和二沉池也都將進行改造。完工后全廠出水達到一級A標準。

污泥處理工程
十三五期間,水務集團污泥處理處置的建設總體目標是基本解決上海中心城區污泥處理處置問題,2020年底前的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90%以上。為實現以上目標,水務集團分別建設5大污泥處理處置工程:竹園污泥處理工程(已建成)、石洞口污泥完善工程、竹園污泥擴建工程、白龍港污泥二期工程、石洞口污泥二期工程。5大污泥工程主體工藝均采用“干化焚燒”,除石洞口污泥二期工程計劃在2019年建成外,其他工程均計劃在2018年前陸續建成運行。
其中處理規模最大的2個工程是白龍港污泥二期工程和竹園污泥擴建工程。白龍港污泥二期工程可實現白龍港片區污泥的“全規劃、全泥量、全系統、全過程和全循環”的處理,處理規模為472tDS/d,工程用地按2040年遠期規模控制為16公頃,工程總投資為33億元。竹園污泥擴建工程是為解決竹園片區因污水廠提標新增的污泥而新建的工程,處理規模為223tDS/d,用地面積為1.83公頃,工程總投資為16億元。
5大污泥工程建成投運后,將能夠實現全面填補上海污泥處置的缺口,滿足上海所有污水處理所產生的污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