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市平安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海東市平安區2018年農村人居環境 三大百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平政辦〔2018〕139號
海東市平安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海東市平安區2018年農村人居環境
三大百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區政府各相關單位:
《海東市平安區2018年農村人居環境三大百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已經區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海東市平安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9月30日
海東市平安區2018年農村人居環境
三大百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青海省農牧區人居環境三大百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青村建〔2018〕333號)文件要求,結合《平安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平辦發〔2018〕36號)和《平安區湟水河流域重點區域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方案》(平政辦〔2018〕39號),徹底改善全區城鄉環境面貌,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為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基礎保障,扎實推進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行動時間
2018年9月20日至2018年12月30日。
二、總體要求
集中利用100天時間,通過普遍建立村莊保潔隊伍、完善長效管護機制、配套收集轉運設施等措施,實現全區農村垃圾治理年度目標任務;通過開展秋季義務植樹造林大會戰活動,有效提高村莊綠化水平;重點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高原美麗鄉村示范村、鄉村振興示范村等村莊風貌,以點帶面,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全面開展三大百日攻堅戰,徹底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的問題,到2018年12月底,實現全區農村地區“環境整潔、生態優美、設施完善、管理有序”和環境管理規范化、精細化、常態化的目標,全面改善城鄉發展環境和人居環境。
三、重點任務
(一)開展全區生活垃圾百日攻堅戰。繼續深入推進保潔工程,按計劃、分步驟、有重點地全面落實各項目標任務。
1.公路沿線整治。重點完成G109、G6、S203平安段公路沿線的環境整治任務:一是對交通沿線的垃圾進行集中清理,徹底整改消除“臟、亂、差”的現象;二是加大力度,治理交通沿線的擺攤設點、亂掛標語的行為,形成規范整潔的交通秩序;三是全面清理和限期拆除公路沿線、出入口違法違規戶外廣告,嚴厲打擊城區、城鎮道路兩側建筑、城中村、市政、供電、通信、交通、廣告等設施和背街小巷及地面上張貼、涂寫、散發各類“野廣告”行為。
2.旅游景區整治。主要完成峽群國家森林公園、平安驛、洪水泉清真寺、莊科鄉村旅游等旅游景區、景點及沿線周邊的環境整治任務:一是整治旅游景區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丟、亂刻、亂畫、亂吐的“八亂”現象;二是加快景區旅游廁所的建設,健全保潔制度,改善衛生狀況;三是依法拆除景區周邊違法建筑及有礙觀瞻的構筑物;四是妥善處置旅游景區垃圾,實現日產日清,污水集中安全處置,確保景區路面、水面、游步道、欄桿等設施整潔干凈;五是積極開展寺院及周邊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做到院落整潔衛生,并與周邊環境協調。通過環境整治,不斷改善旅游景區整體環境面貌,實現全區旅游景區整體環境和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
3.周邊村莊整治。緊密圍繞高原美麗鄉村和生態文明示范村創建活動,深入推進交通沿線和旅游景區周邊村莊環境整治。完成祁家川流域交通沿線和旅游景區周邊村莊的環境整治任務:一是整治村容村貌。拆除嚴重影響村容村貌的違章建筑物,整治破敗空心房、廢棄住宅,做到宅院物料有序堆放、房前屋后整齊干凈、無殘垣斷壁;二是整治生活垃圾污染。建立完善“戶保潔、村收集、區處理”的城鄉統籌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進一步提高村莊生活垃圾收運設施標準化和保潔隊伍專業化水平;三是整治生活污水污染。因地制宜,采取納入城鎮污水管網統一處置和建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等不同治理方式,優先實施位于環境敏感區域、規模較大的村莊和規劃新建村莊的生活污水治理。加強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集中開展水源地環境整治,消除污染隱患,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四是全面清理河道溝塘垃圾雜物和漂浮物,提高引排和自凈能力;五是提升村莊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和村規民約,建立保潔員隊伍和監督制度,使村莊環境管理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軌道。
4.建筑工地環境整治。對全區實施高原美麗鄉村項目的建筑工地開展大檢查大整治。嚴控建筑施工揚塵,強化建筑施工場地和拆遷場地揚塵監管。重點檢查整治施工現場是否按規定圍擋,圍擋是否完整、整潔、美觀,是否及時維護和保潔;檢查整治場內道路和操作場地是否硬化,積塵是否及時清掃;檢查整治施工現場相關制度是否落實(保潔制度、措施和人員是否到位),車輛出場是否沖洗;檢查整治現場裸露土方和易揚塵材料是否采取覆蓋、固化、綠化等措施,材料堆放是否整齊,建筑垃圾是否及時清運;檢查整治工地及工地門口200米范圍內保潔措施是否到位,施工場地噪音控制是否實施動態管理。
(二)開展全區秋季村莊綠化百日攻堅戰。充分利用秋季綠化成活率高的有力時機,在全區各鄉鎮村大力開展秋季綠化和土地整理活動。開展綠化美化,徹底清除暴露垃圾和房前屋后亂堆放的垃圾,清除閑置地塊、道路邊坡的垃圾、雜物、種植棚架,清除收儲待種或出讓地塊內部及周圍的垃圾、雜草,按標準進行綠化,使交通沿線成為展示區域形象的景觀大道和生態走廊。
1.村旁綠化。推進村莊外圍防護林帶、空閑地、黃土坡等綠化治理,提升農田景觀風貌;保護村內古樹名樹,設立保護標志牌,讓老少歸家記得住鄉愁。
2.宅旁綠化。堅持適地適樹、美觀經濟的原則,房前屋后以菜地和空閑地為主,結合村莊特點和地理條件,因地制宜建設小果園、小花園、小菜園等。
3.路旁綠化。堅持適地適樹、樹種多樣、多層次配置的原則。保留進村道路兩側原生植被,整治道路兩側的裸土邊坡和村內道路兩側裸露地塊,補植補栽與周邊植被相協調的鄉土樹種,選擇樹種要色彩搭配,做到春有葉、夏有花、秋有果。
4.水旁綠化。結合“河長制”工作全面推行,嚴格按照“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總體要求,在確保行洪安全的前提下,保留河道溝渠原生植被,采取近自然的水岸綠化模式,進行多層綠化、垂直綠化,形成鄉村特有的水源保護林和風景帶。
5.空地綠化。充分利用村莊公共空間和閑置空地,植樹種草栽花,修建小游園,打造花園式、景觀式美麗鄉村。
(三)開展重點村莊風貌提升攻堅戰。以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高原美麗鄉村示范村和鄉村振興示范村為重點村莊,按照保留鄉土韻味、突出特色風貌、傳承傳統文化的原則,開展以“拆除、完善、提升”為重點的村莊風貌整治提升工程,以促進村莊整體風貌與自然環境相協調。
1.拆除亂搭亂建。針對各村村主干道、房前屋后違背規劃,占用公共面積搭建棚屋等構筑物,影響村容美觀、通行的現象,堅決拆除一切亂搭亂建的建筑物和臨時設施。
2.完善基礎設施。結合高原美麗鄉村建設,補齊村莊設施短板,加快推進通村社道路、入戶道路建設,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提升農村建筑風貌,健全傳統村落保護體系,推進村莊綠化,完善村莊公共照明設施。
3.提升建筑風貌。一是結合農民危舊房改造,突出民族特色和鄉土特色;二是公共建筑風貌要體現鄉村風格和地域特色,注重與環境協調。三是傳統村落建筑要按照保護規劃進行保護和整治提升。
4.大力推進“廁所革命”。把廁所建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結合平安區“廁所革命”三年行動方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實施“廁所革命”的工作力度,規劃建設改造一批城鎮、景區公共廁所及農村戶用衛生廁所。計劃新建126個綠色無公害新能源廁所,其中2018年25個,2019年40個,2020年67個。
四、實施步驟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百日攻堅行動分為動員部署、集中整治和鞏固提高三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2018年9月20日至10月15日)。各鄉鎮及各村要充分認識百日攻堅行動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建立組織領導機構,制度攻堅計劃,明確攻堅目標,全面動員部署,層次發動,營造良好活動氛圍。
(二)集中整治階段(2018年10月16日至2018年11月20日)。各鄉鎮及各村要根據行動方案,明確整治任務,落實責任主體,籌集建設資金、發動全社會力量,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對重點地段、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進行集中整治,力求在短期內取得實質性成效。
(三)鞏固提高階段(2018年11月21日至12月30日)各鄉鎮及各村要在前段工作的基礎上查找問題,整改不足,不斷提高整治質量和水平,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鞏固整治成果。
五、實施要求及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推進綜合整治工作。各鄉鎮、各相關單位要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各成員單位要牢固樹立全局意識,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強大合力,確保整治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按照“屬地管理、條塊結合”的職責范圍和管理權限,由區新農辦負責各村莊、交通沿線和旅游景區及周邊環境整治工作,具體指導交通沿線和旅游景區周邊村莊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負責各鄉鎮村莊的垃圾清運工作。區交通局負責公路路域內的環境整治工作,指導公路建筑控制區及沿線的環境整治和綠化美化工作;區城管局負責城市各區域環境衛生整治。區農牧局負責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結合秋覆膜工作,加大殘膜回收力度,確保農業污染源有效減少。區林業局負責做好秋季義務植樹造林大會戰期間各鄉鎮植樹造林工作的策劃和組織,加強大會戰的技術指導服務和植樹質量的監督,確保秋季植樹造林大會戰活動取得實效。區水務局負責轄區內各河道內及沿線、水庫、水源地周邊區域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充分發揮河道保潔員的作用,加大對河道保潔的巡查力度,及時清除各類垃圾。區環保局負責做好全區各水源地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大禁止秸稈焚燒工作的宣傳力度。區衛計局負責全區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周邊垃圾及醫療垃圾的清理清運工作,確保醫療廢棄物單獨運輸和處理。區住建局負責配合各鄉鎮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全面拆除私搭亂建和嚴重影響村容村貌的建筑物,做好村容村貌提升的指導和服務工作。各鄉鎮作為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將各行政村、轄區交通沿線、旅游景區及周邊環境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對轄區內環境整治工作負總責。制定并落實轄區內交通沿線和旅游景區及周邊環境整治實施方案。在工作推進上,先可視后縱深,先重點后一般,先高速后國省道,確保環境整治工作順利推進。
(二)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積極探索政府支持和市場化相結合的路子,環境衛生管護經費可逐步建立起以村集體自籌為主、政府補貼為輔的籌措機制。要探索農村集體管理和農民積極參與管理村莊環境的有效途徑,引導制定農民群眾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規民約,建立專項規章制度、固定管護隊伍以及村民參與的監督制度,做到運行有效、管護到位、群眾滿意。要強化環境衛生及設施建管的制度建設,使環境管理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軌道,確保環境整治有成效、不反彈。
(三)營造濃厚氛圍。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絡和微信公眾平臺等現代宣傳技術手段和高科技傳播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大力宣傳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重大意義、主要任務、政策措施,宣傳環境保護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社情民意,贏得群眾支持和理解。引導廣大群眾養成良好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不斷增強環境衛生意識和環境保護觀念,積極參與到環境整治的具體行動中,自覺維護環境衛生,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城鄉齊抓共管的良好態勢。
(四)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各鄉鎮要動員廣大村民,積極參與三大百日攻堅行動,發揮主體作用。指導村“兩委”結合實際制定村規民約,完善環衛制度、門前“三包”制度,鼓勵村民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相互監督。組織動員村民種草植樹,開展村莊綠化,定期組織全村群眾義務清掃清運村內垃圾推動建立“村民主體、多方參與、因地制宜、共同締造”的“五共”(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機制。使廣大農民群眾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設美麗家園。
(五)嚴格督查考核與信息報送。各鄉鎮要依據本實施方案明確的目標任務和時間要求,制定相應的整治計劃,分解細化目標任務,建立定期督促檢查和情況通報制度。區委政府督查室、考核辦、新農村建設服務中心要加強對“三大百日攻堅戰”的監督考核力度,要把群眾監督同行政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完善工作監督機制,對整治工作全程跟蹤問效,對行動遲緩、工作不到位、進展緩慢的要通報批評和曝光,并按有關規定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行動開展期間,各鄉鎮要積極挖掘好經驗、好做法,形成工作信息及時向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行動結束后,各鄉鎮、各相關單位要將“三大百日攻堅行動”開展情況及時進行總結,查找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總結報告于2018年12月25日前上報區新農村建設服務中心,區新農村建設服務中心匯總后報區人民政府。
來源 : http://www.hdpa.gov.cn/html/2018-10/4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