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鼓勵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推薦工作啟動 綠色低碳、數字化、智能化是未來迭代方向
時間:2025-04-15 16:22:05 來源:中國環境 作者:中環報記者徐衛星
工信部、生態環境部近日組織開展2025年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推薦工作。這是自2017年工信部聯合生態環境部、科技部等征集《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以來,開展的第四次推薦工作。
根據《關于開展2025年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推薦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本輪推薦范圍為11大類,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裝備、水污染防治技術裝備、土壤污染修復技術裝備、固體廢物處理技術裝備、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裝備、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環境污染防治專用材料和藥劑、環境污染應急處理技術裝備、環境污染防治設備專用零部件、減污降碳協同處置技術裝備、新污染物治理技術裝備等。
“《通知》對引領行業技術進步、加快先進環保裝備研發和應用推廣,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專家委員會主任王亦寧接受中國環境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我國污染治理技術進步顯著,技術水平基本與國際接軌,技術供給整體自主可控,多數領域裝備處于并跑跟跑階段,部分領域實現了領跑,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
王亦寧介紹,目前,我國常用的污染防治設備均能夠實現國產化自給自足,部分產品如燃煤機組超低排放、市政污水以及垃圾焚燒等技術水平已達到國際領先和先進水平。常用污染防治設備如泵、曝氣設備、閥門、污泥干化設備等,大部分產品在技術層面上均能達到國際同等水平。
他舉例,由浙江大學能源高翔院士領銜、與浙能集團等單位合作的“燃煤機組超低排放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榮膺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在國內率先提出開發的煤電超低排放的新技術、新理念和新思路,破解了大氣污染和能源安全的雙重挑戰,這一項目研發了高效率、高可靠、高適應、低成本的多污染物高效協同脫除超低排放系統,實現了復雜煤質和復雜工況下燃煤煙氣多污染物的超低排放,完成了燃煤機組超低排放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的突破。三年中,應用本發明成果新增銷售109.6億元。
再比如,在污水治理裝備領域,由中國城市污水處理概念廠專家委員會、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激發技術與市場變革:中國污水資源概念廠”榮獲號稱污水治理行業“諾貝爾”獎的國際水協會的“項目創新獎”。這一項目是將傳統污水處理廠升級打造為資源循環工廠的重要實踐項目,是減少污水處理廠的鄰避效應,將傳統封閉的治污工廠變為環境友好、對公眾開放、融入環境、科普教育、面向未來的可持續基礎設施,也是將傳統治污工廠升級為生態友好型、資源再生型的現代概念工廠,代表具有全球意義的杰出項目。
此外,在固廢處理處置裝備方面,以光大環境、中國天楹為代表的企業集團,已開發制造形成了一批具有本土化技術優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垃圾焚燒爐排裝備,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在中國內地呈現高速發展態勢,全球最大處理規模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高參數垃圾焚燒發電廠均誕生在中國。
“總體來看,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下,國產環保裝備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主要領域的產品已經完全能夠滿足國內的需求并有出口到國外的技術實力。但由于傳統工藝和產品的缺陷,在綠色低碳、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面對新形勢、新賽道、新需求,開發節能低碳新裝備和新工藝是下一步產品迭代升級的必然選擇。”王亦寧表示,本次《通知》推薦工作,將聚焦工業領域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國家生態環境保護主要指標要求,強化創新驅動,突破環保裝備關鍵核心技術工藝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藥劑等領域的技術瓶頸,以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方針,引導環保裝備持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