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污水廠因超標被掛牌督辦
在環保監管日益趨嚴的當下,多家污水廠因超標問題被掛牌督辦。令人咋舌的是,有的廠長竟然選擇了跑路,將爛攤子全丟給了基層員工,使得基層瞬間陷入忙碌的困境。
多家污水廠被掛牌督辦,究竟應該誰來買單?
日前,榆林市生態環境局對神木市污水處理廠配套的臨時應急調蓄池長期散發異味問題進行掛牌督辦。該污水廠初建于2008年,2019年提標改造。因2020年5月拆除原調節蓄水池后新建的兩個露天臨時應急調蓄池未履行環評審批手續,且未密閉、未配置臭氣處理系統等,導致污水長期散發異味,群眾反復投訴。
日前,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公開掛牌督辦元氏縣槐東污水處理廠違法占地問題。經初步核查,元氏縣槐東污水處理廠未經批準,擅自占用165.18畝土地建設尾水濕地凈化工程項目。
日前,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決定對趙縣清源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環境違法案件掛牌督辦。趙縣人民政府要對環境違法違規問題查處到位,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污水處理達標后排放,杜絕不達標水體入河;要加快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完善城區污水管網系統,建立運行維護長效機制,切實提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杜絕雨污混排現象。
日前,蓬萊大辛店鎮碧波污水處理廠因二沉池刮泥機設備出現故障導致回流異常,導致TN超標,該企業為隱瞞總氮超標事實,故意干擾總氮自動監測設備正常運行,致使監測數據失真。因此,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對其超標排放污染物問題實施掛牌督辦。
前兩年,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對某污水廠進水水質不穩定,出水多次出現超標,環境污染問題突出,風險隱患較大問題,決定實施掛牌督辦。
日前,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對大慶市林甸縣海晟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環境違法問題掛牌督辦。大慶市生態環境部門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大慶市林甸縣海晟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進行執法監測中發現,該企業總排口總磷濃度為1.94毫克/升,超標2.88倍。
日前,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對康達環保(高密)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外排廢水連續超標問題實施掛牌督辦。康達環保(高密)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存在提標改造工程進展遲緩、外排廢水連續超標、污泥露天堆放等突出環境問題。
在重壓之下,有的廠長心理防線瞬間崩塌,他們沒有選擇積極應對、組織整改,而是選擇了跑路。不僅讓整個污水廠的運營管理陷入混亂,也讓基層員工加班加點忙著“救火”。然而也有些污水廠選擇了積極整改,最終被解除掛牌督辦。
解除掛牌督辦,這些污水廠都做了什么?
近日,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制發文件,解除對趙縣清源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突出環境問題的掛牌督辦。經核查,趙縣清源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突出環境問題已達到整改要求。
2024年,滄州市生態環境局、公安局聯合向省生態環境廳、省公安廳提出解除掛牌督辦申請,經核查,海興縣污水處理廠突出環境問題已達到整改要求,聯合解除對海興縣污水處理廠突出環境問題的掛牌督辦。
2024年,廣東陽江高新區福岡工業園涉水環境問題中的污水處理廠因排水管網雨污分流不完善、配套污水廠運行不正常等問題被掛牌督辦。經核查,該園區在完善園區管網建設、提升污水治理能力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污水處理廠外排廢水符合排放標準,基本完成掛牌督辦任務,被解除掛牌督辦。
2023年,六安市生態環境局向省廳申請解除掛牌督辦。經省廳資料審查和現場核查,霍邱縣長集現代農業產業園管委會排查整治了示范區內雨污管網問題,提升了長集鎮污水處理廠廢水處理能力;督促10家涉水企業建立了環保檔案,并與長集鎮污水處理廠簽訂了接管協議;示范區內及周邊水體水質達到規劃環評要求。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同意解除掛牌督辦。
從這些被解除掛牌督辦的污水廠中,可以看出大家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改。
有的升級處理工藝,增加水解酸化、高級氧化等工藝,新建和改建多項處理設施,并對中控系統和在線監測設備進行升級維護;
有的加大管網建設與改造力度,通過新建、改造管網,完成多個小區和道路的雨污分流及納管工程,有效提升了污水收集率和進水COD濃度;
有的完善日常巡查養護與排水許可管理,杜絕外來水輸入和偷排行為。
當然,除了這些整改措施,污水廠想要被解除掛牌督辦做好這些還遠遠不夠。
污水廠解除掛牌督辦,首先要做好這幾件事!
污染物達標排放:污水廠經過整改后,其排放的污水中各項污染物指標,必須穩定達到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例如,某污水廠因總磷超標被掛牌督辦,經過工藝調整和設備升級后,總磷指標持續穩定在排放標準限值以下,才有可能滿足解除條件。
設施正常運行:污水廠的各類處理設施,如曝氣池、沉淀池、污泥處理設備等,要保持正常運行狀態,具備完善的運行管理機制和維護記錄。同時,配套的在線監測設備需準確、穩定運行,能夠實時、準確地監測和傳輸污染物排放數據,且監測數據要與實際排放情況相符。
完成整改任務:針對掛牌督辦指出的具體問題,制定并嚴格執行了有效的整改方案,且所有整改任務均已按時、高質量完成。比如,因雨污分流不完善被督辦的污水廠,需完成排水管網的改造,實現雨水和污水的有效分離。
環境管理規范:建立健全環境管理制度,包括環保責任制度、人員培訓制度、應急預案等。有專業的環保管理人員和技術團隊,能夠按照相關規定和標準對污水廠進行日常管理和運營,確保各項環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實。
區域環境質量改善:如果污水廠的污染排放對周邊水體、土壤、大氣等環境質量造成了影響,在解除掛牌督辦前,要使受影響區域的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或恢復到正常水平。例如,某污水廠周邊河流因污水排放導致水質惡化,經過治理后,河流水質得到明顯提升,達到相應的水質功能區標準。
無環境違法行為:在掛牌督辦期間及整改完成后,污水廠未發生新的環境違法行為,如偷排偷放、超標排放、偽造監測數據等。同時,對之前的環境違法問題已依法進行了處理,相關責任人受到了應有的處罰。
污水廠被掛牌督辦不僅暴露出治污短板,更是撕開了負責人責任缺失的瘡疤。當監管利劍高懸,逃避絕非出路,唯有直面問題、壓實主體責任,才能真正破解治污困局。
來源:環保水圈,僅供分享交流,圖文版權歸原作者,侵刪。
近期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