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到2035年中心城區污泥無害化處理率將達100%
5月19日,記者從市住房城鄉建委了解到,即日起至下月16日,《重慶市中心城區排水(污水、雨水)專項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稿)》(簡稱《規劃》)在市住房城鄉建委網站上公開征求意見。《規劃》提出,至2035年,中心城區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率將達到100%。
根據《規劃》,至2035年,中心城區將基本實現城市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溢流污染能控制,系統建成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排水系統安全韌性水平明顯提升;建成生態和諧、安全運行的城市排水體系,力爭實現城水共生、人水和諧,建成長江中上游排水示范城市。
為此,《規劃》明確了中心城區排水(污水、雨水)設施建設的相關規劃指標,包括:新建區域實行雨污分流制,對現有雨污混流區域逐步進行雨污分流改造;徹底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前,應采用截流、淺層深層調蓄、處理等綜合措施科學合理控制溢流污染。穩步開展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工程,至2035年,建成區城市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環境容量不足的敏感區域出水力爭達到準IV類或重慶市地方標準。推進污水再生利用,至2035年中心城區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20%。按照“綠色、循環、低碳”原則規劃建設污泥處置設施,至2025年,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至2035年,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提高智慧排水管理水平,市政排水管線數字化率達100%,構建數據“大腦”,實現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等。
《規劃》還要求,2035年,中心城區城市污水廠達到46座,規劃預控總規模529.1萬立方米/天;打造綠色低碳標桿污水處理廠不少于10座。
此外,我市將根據各流域分水線,結合現有城市污水廠、污水主干管分布,將中心城區規劃為46個排水區域;規劃各城市污水處理廠新建污水主干管,至2035年,規劃新建污水主干管長度為417.56公里。
雨水管渠建設方面,《規劃》要求結合城市地形水系和已有管網情況,合理布局城市雨水排水管渠;充分考慮雨水管網與城市防洪設施和內澇防治設施的銜接,確保排水通暢。規劃至2035年,中心城區新建雨水主通道長度為372.4公里;至2025年,新建雨水主通道1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