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旗下9家專業化子公司同日宣告成立 成立僅半年的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近期戰略布局明顯提速。 2025年4月18日,集團旗下9家專業化子公司同日宣告成立,其中5家落子天津,涵蓋設
核心提示: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旗下9家專業化子公司同日宣告成立
成立僅半年的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近期戰略布局明顯提速。
2025年4月18日,集團旗下9家專業化子公司同日宣告成立,其中5家落子天津,涵蓋設備資產管理、塑料再生利用、動力電池回收、機動車循環經濟及綠色科技研發等領域。
同時,有色金屬投資板塊落戶浙江杭州,電子電器業務扎根廣東深圳,新能源科技與綠色纖維產業則分別布局江蘇南京、無錫兩地。
至此,一個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國最發達經濟圈的產業網絡形成。
這一系列戰略性布局與


成立僅半年的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近期戰略布局明顯提速。
2025年4月18日,集團旗下9家專業化子公司同日宣告成立,其中5家落子天津,涵蓋設備資產管理、塑料再生利用、動力電池回收、機動車循環經濟及綠色科技研發等領域。
同時,有色金屬投資板塊落戶浙江杭州,電子電器業務扎根廣東深圳,新能源科技與綠色纖維產業則分別布局江蘇南京、無錫兩地。
至此,一個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國最發達經濟圈的產業網絡形成。這一系列戰略性布局與2024年10月18日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之初提出的發展藍圖高度契合。
2024年10月18日,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明確戰略定位:“將同步設立多家專業化子公司,業務涵蓋線下資源回收網絡建設和廢鋼回收、電子產品等耐用消費品回收和以舊換新、新能源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廢舊電池業務、退役風電和光伏設備回收、廢有色金屬回收以及廢塑料回收加工等,充分發揮龍頭企業作用”。作為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的大本營,超半數子公司選址天津,除了有天時地利因素之外更看重什么?杭州、深圳、南京、無錫4地的布局,背后的深層產業邏輯又是什么?
天津在產業基礎、政策支持、交通、技術創新、綠色金融等多方面可以為企業提供大量加持。作為傳統工業城市也是北方高端制造重鎮,天津的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石化等產業基礎雄厚,每年產生大量工業固廢與消費端廢棄物,在資源回收利用方面有較長的發展歷史和實踐經驗,為資源循環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同時,天津是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城市,擁有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新天津生態城等循環經濟的主要承載區,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和產業鏈條。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局中,天津更能發揮“產業協同樞紐”的角色,可承接北京疏解的再生資源加工產能,同時與河北鋼鐵、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形成上下游聯動。除產業協同外,天津還擁有眾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如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在新能源、新材料、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機動車等領域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和技術創新能力。這些高校和科研機構,有助于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和創新活動。據介紹,綠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將聚焦資源循環行業體系化技術研究、集成和應用,重點難點技術攻關,以及關鍵共性技術研發,開展高水平高價值成果轉移轉化、創新孵化和標準研制。
電池有限公司將圍繞動力電池全產業鏈,打造“國家電池數據中心、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實驗室、國家級電池銀行、國家級電池回收示范基地”四大平臺。
機動車有限公司致力于構建全球領先的機動車“使用—回收—拆解—再生—再利用”全生命周期循環產業體系。
設備資產有限責任公司圍繞社會閑廢設備循環效率和再利用價值的提升,構筑全生命周期線上平臺和全流程線下服務兩大支撐,推動設備更新再利用科技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
杭州坐擁全國規模最大、輻射能力最強、行業影響力最廣的鋼鐵供應鏈服務矩陣,并圍繞能源化工、有色金屬等領域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生態集群。據了解,目前,杭州正在加快打造大宗商品投資貿易服務創新中心,推動大宗商品貿易成為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柱產業。上城區作為杭州大宗貿易的核心承載區,2024年實現大宗商品交易額1.4萬億元規模,轄區內擁有物產系、熱聯系、杭鋼系等千億級行業領軍企業。作為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一級子公司,有色金屬投資有限公司將充分發揮“三個作用”:構筑起覆蓋銅、鋁回收再利用業務基石,掌控國內優質資源、打通國際大循環,形成有色金屬回收再利用產業控制力;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布局貴金屬、戰略金屬品類,發揮有色金屬資源循環保障安全支撐力;設立有色金屬專業研究院,關注前沿技術趨勢,突破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增強有色金屬回收再利用科技創新力。目標是通過5年的發展,公司力爭實現資產超千億元,營收達3000億元。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電子電器有限責任公司選址深圳,直指中國最活躍的消費電子產業生態。據統計,深圳的電子產業產值已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占中國電子出口總額的近40%。在公司注冊地福田區,這里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子元器件集散地之一——被譽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此外,福田區集聚了榮耀終端、華為數字能源等科技巨頭,以及比亞迪、欣旺達等新能源企業,形成“電子信息制造—消費—回收”的閉環生態。據介紹,中國資源循環集團電子電器有限責任公司的成立,未來將從3C手機及綠色民用裝備循環利用、傳統類業務、新興類業務、海外業務等四大業務板塊發力,打造“線上+線下”“境內+境外”“前中后端”綜合性一體化平臺,引領交易規范服務,暢通產業鏈條,形成兜底和高值化終端能力,不斷提升在全球電子電器回收再利用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相比其他城市,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此番選擇在江蘇南京、無錫落子,看中的是江蘇作為傳統工業和新興產業制造大省及對長三角的輻射效應。以新能源產業為例,江蘇是新能源集聚度最高的省份,產業規模龐大。據工信部早前數據,2024年1月—8月,江蘇省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占全國的9.2%、15.3%和36.2%,“新三樣”出口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此外,江蘇還是全球海上風電裝備綜合產能最大的基地之一。據預測,2025年將迎來新能源設備的“退役潮”,因此新能源“后市場”的潛力巨大。2025年2月,江蘇省出臺《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光伏、風電、氫能、新型儲能等新能源產業為重點方向。因此,在南京設立新能源科技公司,不僅精準對接新能源“后市場”爆發式增長需求,更依托南京作為省會城市、高校資源富集地、長三角一體化核心樞紐的多重優勢,構建起“技術研發—產業協同—政策創新”的立體化發展體系。據介紹,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將暢通新能源器件循環利用產業鏈,開辟新能源器件循環利用市場新業態;著力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產業基地,推動清潔供熱、移動送能、資環驛站等業務場景落地應用;全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加快培育形成適用于城市更新、綠色交通等領域的新質生產力,實現能源循環、資源循環、數據循環三大循環互融互促。選址無錫布局綠色纖維公司,瞄準的是無錫所在的蘇錫常地區聚集了恒力、盛虹等紡織巨頭,年產生大量廢舊紡織品。同時,無錫是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發展循環經濟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和現實需求,特別是高端紡織服裝等優勢產業與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發展戰略契合。在企業揭牌儀式上,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綠色纖維有限責任公司分別與無錫市政府、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江南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開展政企合作、校企合作和企企合作,全面暢通綠色纖維循環利用鏈條,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據介紹,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綠色纖維有限責任公司將以推進綠色纖維全閉環循環利用為目標,重點圍繞再生材料、綠色產品、服務平臺三大板塊,聚焦行業難點堵點強化技術攻關,全面推動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
1.中國資源循環集團設備資產有限責任公司 天津市東麗區 2.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塑料再生有限公司 天津市濱海新區4.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色金屬投資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5.中國資源循環集團電子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廣東省深圳市6.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省南京市7.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機動車有限公司 天津市濱海新區8.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綠色纖維有限責任公司 江蘇省無錫市9.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綠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濱海新區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