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體生態治理典范——昆山周市鎮珠涇中心河生態修復工程
項目簡介:
珠涇中心河,昆山周市鎮的一條重點河道。在其全長1.7公里的河道兩岸,分布著村莊和社區,是商業和居住的密集區域。這條頗有歷史的河流,見證了城市的發展變遷,卻也承載了河水黑臭的環境之痛。
為了掙脫這個反復黑臭反復治的“死循環”,昆山周市鎮近年來可沒少下功夫,不惜重金,委托蘇州德華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進源自德國的生態工程技術,對河道進行清淤和截流治污。
項目以“系統化、生態化、智慧化”為指導,應用“政策、科技成果、金融、產業、公眾”五位一體的整體解決方案工具箱,統籌規劃區域水資源與水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綜合考量地上、地下水環境體系而建設。
經營/管理/服務模式:
以往,黑臭河道的治理往往是割裂開來的,岸上歸岸上、河里歸河里,市政、水利、園林等各部門各管一截、分攤治理,往往理念不統一,用力分散,甚至相互矛盾。而事實上,真正的生態解決方案,必須進行整體性的生態管理,需要考慮到全過程的實現(包括設計、施工、運行與維護)、全系統的構建(包括污水管道,污水處理廠等)以及全部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包括當地百姓,政府部門,決策者,設計師,施工單位和運維人員等)。特別是參與其中的相關者,對于生態原則的理解必須更加深入。只有進行這樣的生態管理,才能保證所有的生態解決方案能夠正確的互動,并最終發揮效能。
二是全面截污
稍微了解黑臭河治理的人都知道,“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珠涇中心河的兩岸,分布著密集的居民區、學校等等,河道上光排污口就有43個,排口不僅多而且情況復雜。如何破解?不光需要解決技術的難題,還需要疏導人心的障礙。有時沿河一兩戶人家的心理疙瘩,都很可能讓治河工程停擺。而每當這時,就需要用心去和居民溝通排障。
三是人工濕地
此次治理珠涇中心河,抓住治水一根主脈,通過生態的辦法統領,把整條河道分成三段治理,并將其最具核心競爭力的人工濕地技術嵌入全河段。
南段——抓牢補水。旱季河道水位低的時候,適當從婁江補水,婁江水通過人工濕地生態處理后再補充河道。
中段——濕地優化、管住排口。中段兩端是居民,可用地非常局限,就做精致的濕地,不妨礙居民生活,并且管住排口。
北段——這也是整個項目的核心處理段。在這里,利用楊莊河斷頭浜打造凈水濕地中心,正如同為河道水體添加了一個“腎”,可以借自然之力源源不斷地產出的干凈水源。同時,通過巧妙設計,形成高差,為珠涇中心河的流動創造了條件。這部分濕地是凈水和活水的核心,雨天處理雨污水,晴天循環處理河水。
四是工程全過程管理+運行智慧長效管理
各類型濕地、濕地單元通過不同站點進行進水、出水等水力條件的自動控制,各站點信號無線連接至德華生態云平臺,可通過手機和電腦進行遠程實時監控。
德華生態云平臺整合國內外生態項目數據,對運行參數進行優化,系統能夠自我學習,使項目成為自我修復的生態系統,其各項功能一年比一年好,濕地一旦成熟后其發揮的功能會超出預期。
五是投融資服務
德華生態與周市鎮政府簽訂對“對賭”治河合同,這一項目“對賭式”的嚴苛考核。根據合同,甲方周市鎮在乙方德華生態首批竣工驗收并水質達標后支付60%的工程款,剩余40%款項,按規定在工程完工后的4年內,視河道水質抽檢 情況而定,只有達標之后,周市鎮才會以每年10%的比例逐年支付。而要是治理不達標,乙方德華不光后續的款項拿不到,就連前期的60%工程款都得賠出來,等于白干一場。
2018年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股權投資向德華生態投資300萬元,看好德華生態的技術優勢及未來盈利預期,也為德華生態進行“對賭”治河打下一劑強心針。
六是營銷推廣
2018 年6月20日,由E20環境平臺與河海大學環境學院聯合主辦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如何實現系統化、生態化、智慧化”技術沙龍,德華生態德方專家Mr.Gunther Geller和Mr.Heribert Rustige分別做主旨發言。
2018年9月,黑臭水體整體解決方案中心智能生態濕地示范基地(昆山)掛牌,是中心依托地方優秀治理案例所建立的為地方開展黑臭水體治理提供精準施治方案的試點示范,指導地方黑臭水體治理的高效開展,形成標桿。
整個示范基地展示示范由室外及室內兩部分組成。室外展示主要是案例展示,設置室外案例展板、室外案例指示牌等。室內則設置展示大廳、專家室、信息中心及會議室。其中在展示大廳展示案例治理過程音像資料、整體解決方案中心介紹、整體解決方案中心理念與功能、案例介紹等。專家室展示黑臭水體解決方案中心首席國內外專家。信息中心則設置案例中控系統,可以實時監測案例運行情況。
示范基地掛牌運行以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吸引來自多方面的政府機構及領導關注,針對示范基地的報道也成為生態環境部內刊中推薦的正面案例。
七是項目推廣落地
2019年3月14日,洪雙溇河道水體生態修復工程項目正式開工!這是繼珠涇中心河水體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完成之后,周市鎮為改善環境民生再次委托德華生態治理的一條黑臭河道。黑臭水體整體解決方案中心助推這一項目成功落地。
治理效果:
治理后,河流主要指標穩定達到地表IV類水及以上標準。
目前,珠涇中心河生態修復項目,已開始轉入運維、優化水質的階段。往日魚蝦絕跡、黑臭撲鼻的河道開始水清草綠,周圍的生態系統正在逐漸修復。
治理前
治理后
- 聯系人:程鵬宇
- 電話:0512-6289 7355
- 單位:蘇州德華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九華路110號B-1,401-402(海尚壹品)
- 郵箱:info@dehua-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