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N”模式,廣州自來水的二次供水服務新探索
二次供水管理是保障居民用水品質的重要一環,關系著城區“最后一公里”用水安全。2024年9月25日,廣州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在“2024(第九屆)供水高峰論壇暨“雙優雙百”產品與技術展示會”上,以“提‘質’賦‘能’謀發展,共繪供水服務新藍圖”為主題,介紹了關于提升二次供水服務品質的經驗與實踐。
為什么要提升二次供水服務品質?本次介紹緊緊圍繞二次供水管理市場需求變化與業務創新,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對行業未來發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供水服務不僅是民生的基本保障,更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民對供水服務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水務行業不僅要提供安全、可靠、優質的供水服務,還要精準洞察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服務體驗。為實現二次供水環節的高標準、可持續發展,不少城市地區陸續開始在二供設施建設上開展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實踐,部分地區率先實行標準化泵房試點,規范二次供水設施的標準化建設,推進專業化運行維護與管理,并將未來城市直飲水布局同步納入考量。
廣州作為超大城市,一直存在經濟發展過快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迭代更新滯后的矛盾。大量供水單元二供設施未能進入周期性改造,部分小區權屬單位或物業管理公司對二供設施缺乏持續投入和系統專業管理,設備老舊、運行能耗高,二供設施施工建設標準良莠不齊等問題十分突出。針對上述問題,作為超大型城市的供水總管家,廣州自來水公司不斷探索提高終端用水品質,打造二次供水服務新模式,在做優傳統業務的同時,積極拓展產業新賽道,開辟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打通供水服務“最后一公里”,為促進行業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用水“幸福指數”。

廣州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
一、高效統籌,促進高品質水服務煥“新”提“質”
廣州自來水公司自2023年起進入二供設施建設市場,提出“統建統管、終身服務”新模式,創新打造“1+4+3+N”工作思路。緊盯“1個目標”,深入推廣“優質水進小區”。積極探索推進居民飲用水提標提質工作,實現終端水質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口感提升尤為明顯,用戶用水滿意度得到明顯提高。聚焦“4個實現”,切實提升市民用水體驗。聚焦飲用水品質提升,實現“指標更優、水質更鮮、體驗更強、口感更好”,提升居民用水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創新“3項舉措”,打通優質服務“最后一百米”。通過“新樓新辦法、舊樓有辦法、公建多辦法”創新路徑,實現二次供水設施“建設—運營—維護”全生命周期管理。拓展“N種場景”,探索優質水發展新方向。推動地方性二供設施建設標準修編,引領建立優質水標準體系。面向不同類型用戶群,打造多種高品質供水方案,豐富優質水應用場景。目前,公司已承接15項二供設施建設項目,約占廣州中心六區市場份額的三成。
二、精益管理,實現二次供水增“效”提“能”
除了深入推進高品質水工作,廣州自來水公司還致力于提高二次供水管理質效,不僅對已驗收接管的二次供水設施逐步實施智慧化管理,還結合二次供水“建管服”新模式,打造以“智慧泵房”為核心技術工藝的供水設施建設標桿項目,并有效拓展戶內二次供水設施“建管服”延伸服務,以專業實力提升用戶用水體驗。聚焦數智賦能,推進智慧化運維。對已驗收接管的二次供水設施運行情況進行24小時實時監控和巡檢保養,實現供水終端的水壓水質問題“有人管、有人修”。同時,不斷探索打造高品質供水泵房試點,依托物聯網技術,實現無人值守、精細管理、智能調度;通過智能算法自動調整運行泵轉速功率,進一步降低能耗與噪音污染,推動實現綠色低碳、節能減排目標。聚焦急難愁盼,提供便民延伸服務。不斷拓展二次供水設施“建管服”延伸服務,創新打造“廣水網上商城”系統,市民足不出戶享受戶內管道清洗探漏、閥門更換安裝、露空鋼塑管更換、開孔補孔等專業權威的戶內供水設施維修維護服務。同時,還上線了水表、水龍頭等用水器具,以及自主生產的商品飲用水、定制水等,以滿足用戶多樣化、多層次用水需求。
三、推動水務智能裝備聚“勢”成“鏈”
此外,廣州自來水公司聚焦群眾用水需求,主動延伸服務觸角,聚“鏈”成勢向“新”發力,錨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目標,力求在延鏈、強鏈、補鏈上做出新的成績、找到新的突破,為水務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水動力。促進成果轉化,加快推進智能水表推廣應用。積極組建無線智能水表研發團隊,自主研發DN15—DN25無線智能水表系列產品。全自動智能水表生產線正式投產,整體自動化水平達100%,標志著公司智慧水務智能終端制造產業正式邁入“工業4.0”時代。同時,結合半自動生產線,智能水表年產能可達96萬臺,充分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拓寬產業賽道,加速形成智慧水務拳頭產品。充分利用技術及經驗優勢,在二次供水設施建設、供水工程、智能設備研發及銷售、涉水有償服務等方面積極拓展,目前,集成二供水泵組產品已取得水泵通用控制系統的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正在開展二次加壓送水車、水池智能清洗機器人、內窺檢測機器人等涉水裝備研發工作,一批成熟可用的自主“拳頭”產品正在加速形成,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接下來,廣州自來水公司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創新的精神,加速水務行業裝備制造及產業鏈轉型升級,共同書寫水務行業美好篇章。
14.2萬老舊小區用戶喝上量足壓穩的自來水,廣州基本完成中心城區老舊小區供水設施改造工作
2024-12-03 04:26 來源:大洋網
近日,廣州市供水服務到終端改造工程迎來新進展。廣州水投自來水公司已基本完成中心城區14.2萬戶老舊小區用戶的供水設施改造工作,解決中心城區部分用戶由于大樓管網使用時間久、無物管維護所引起的缺水缺壓、管網漏損、水質二次污染等問題,將量足壓穩的自來水送進多個老舊小區,提升約43萬人的用水質量。
自2019年起,廣州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發布《廣州市推進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方案》,要求各區政府作為屬地用戶共用用水設施改造責任主體、供水企業作為改造實施主體,力爭5年內為廣州2000年前建設的既無物業管理、又無加壓設施的老舊小區用戶實施共用用水設施改造更新。供水服務到終端改造工程所需資金由市、區財政和供水企業共同承擔,用戶無須出資。
廣州水投自來水公司作為改造工作的實施主體,在改造過程中緊密結合人民群眾用水需求、因地制宜優化改造方案、聯動各區水務局及相關街道社區形成合力,全面推進供水服務到終端改造工作。
供水改造完成后,量足壓穩的自來水送進多個老舊小區,居民對優質用水從期盼到“暢享”,且所有入戶前的水管及二次供水設施都將移交廣州自來水公司進行維修養護,并負責終身免費服務,解決老舊小區用水的后顧之憂,廣受市民好評。
居民用水是民生頭等大事,廣州水投自來水公司表示,將繼續以實現供水終端“水壓穩、水質優、有人管、有人修”為目標,向更高效、科學的二次供水管理模式過渡,有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用水問題。同時,將持續加強與政府、社區等各方的溝通協作,共同推動各項供水改造工程的順利實施,為廣州供水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娟 通訊員廖曉云)